close

提善這位肖像畫大師, 在當時是貴族們爭相聘請的搶手人物, 傳說之一是某大皇帝曾幫他撿拾畫筆. 提善所畫的人物, 似乎都有生命, 讓貴族們想透過他的畫筆留下些許永恆 -- well, 結果真正永恆的是提善的作品, 不是畫中人.

(點選都可連到網路上較大張的圖檔)

Portrait of a Man, 1512


Portrait of a Lady (La Schiavona), 1511

早期的作品可能畫的都是鄰居親友, 比較沒有呈現出權威感, "鏡頭" 高度大約在眼睛處. 視覺重點很單純地擺在人臉上.


Filippo Archinto, Archbishop of Milan, 1550s


Pietro Aretino 1, 1545-51


The Young Englishman, 1540s

成名之後所畫的對象越來越尊貴, 構圖上以 3/4 身, 切在大腿近膝蓋處, 頭部都很典型的佔畫面上方的 1/4 處, "鏡頭" 採水平, 高度在上胸部. 這種構圖適合高官達人的肖像照, 如果有一天老闆找你來幫他拍照, 用這招應該很有狗腿效果, 畢竟是千鎚百煉過的既有典範, 其實肖像照都是這樣照, 看下面這張最有名的, 構圖方式完全相同:


(丘吉爾)

x x x x


Portrait of a Young Woman, 1536

女性的話, "鏡頭"  採水平, 高度稍拉高到下巴處, 這樣看起來比較親切. 這種構圖較適合親戚家人的肖像照, 參閱下面這張, 構圖方式也完全相同:


(這位是丘吉爾的母親大人)

x x x x


1520s Portrait of Federico II Gonzaga, 1520s

最後一張, 這張有襯托的副主題, "鏡頭" 高度再拉低到腰部. 老闆要你把他的高爾夫球桿一起入鏡時,  這張的狗狗就換成球桿, 其餘技巧都類推, 學提善就是了, 不會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cti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