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 Ansel Adams 的自傳, 談到 "Visulization" 是他攝影創作過程的心智活動, 這個名詞或譯做 "觀想", 也就是在拍攝時, 在腦海中已經看到最後成品的樣子, 並據以進行拍攝.

 

我想這意味了對技術的完整掌握, 知道要透過哪些技術性操作 (鏡頭, 底片, 濾鏡, 光圈, 快門...), 以及後製沖印的步驟, 來達成心眼所看到的作品, 而技術的範圍及限制, 也會在 "觀想" 的過程中加以考慮跟掌握.

 

應該一般人也都有一定程度的 "觀想" 能力, 抽象思考本來就是人類所具有的能力, 人也能綜合各種條件進行預測. 不過心智能力要有效的開發跟練習, 才能有所發揮. 大部份的狀況是, 快門按下去了, 對成品的掌握度很低, 以偷懶的方式等著看成品, 再修正拍攝一張. 數位攝影並沒有妨害到 "觀想" 的心智運作, 卻遮掩了 "觀想" 的重要性, 讓拍攝失去思考.

 

Ansel Adams 也有談到 Cartier-Bresson 的 "決定性的瞬間", 解釋得非常清楚, 大致是人所能看到跟拍到之間, 都會有些許延遲, 眼睛看到 "決定性的瞬間" 才動念進行拍攝, 那當然都是錯失良機的作品, 唯有在心智上能預測 "決定性的瞬間", 才能用相機補捉到這一刻. 我想這跟一些有關 Cartier-Bresson 的傳奇很吻合, Cartier-Bresson 拍攝巴黎某次暴動事件, 可以冷靜到一個小時只拍 4 張照片, 能預測事件進展, 當然可以冷靜掌握重要時刻.

 

Ansel Adams 領晤 "觀想" 之道, 並做出第一張 "觀想" 的作品, 是在 1927 拍攝優勝美地的 "Monolith, The Face of Half Dome, Yosemite National Park, California, 1927" (這裏), 這張是 Ansel Adams 的早期代表作品, 已經展現出圓熟的技巧跟強烈的個人風格.  當時 Ansel Adams 身份還是職業鋼琴家, 他到隔年才決定要轉行為攝影師, 從這張照片, 山野的呼換跟對攝影的熱愛如此鮮明, 的確該轉行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cti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