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提善這位肖像畫大師, 在當時是貴族們爭相聘請的搶手人物, 傳說之一是某大皇帝曾幫他撿拾畫筆. 提善所畫的人物, 似乎都有生命, 讓貴族們想透過他的畫筆留下些許永恆 -- well, 結果真正永恆的是提善的作品, 不是畫中人.

(點選都可連到網路上較大張的圖檔)

Portrait of a Man, 1512


Portrait of a Lady (La Schiavona), 1511

早期的作品可能畫的都是鄰居親友, 比較沒有呈現出權威感, "鏡頭" 高度大約在眼睛處. 視覺重點很單純地擺在人臉上.


Filippo Archinto, Archbishop of Milan, 1550s


Pietro Aretino 1, 1545-51


The Young Englishman, 1540s

成名之後所畫的對象越來越尊貴, 構圖上以 3/4 身, 切在大腿近膝蓋處, 頭部都很典型的佔畫面上方的 1/4 處, "鏡頭" 採水平, 高度在上胸部. 這種構圖適合高官達人的肖像照, 如果有一天老闆找你來幫他拍照, 用這招應該很有狗腿效果, 畢竟是千鎚百煉過的既有典範, 其實肖像照都是這樣照, 看下面這張最有名的, 構圖方式完全相同:


(丘吉爾)

x x x x


Portrait of a Young Woman, 1536

女性的話, "鏡頭"  採水平, 高度稍拉高到下巴處, 這樣看起來比較親切. 這種構圖較適合親戚家人的肖像照, 參閱下面這張, 構圖方式也完全相同:


(這位是丘吉爾的母親大人)

x x x x


1520s Portrait of Federico II Gonzaga, 1520s

最後一張, 這張有襯托的副主題, "鏡頭" 高度再拉低到腰部. 老闆要你把他的高爾夫球桿一起入鏡時,  這張的狗狗就換成球桿, 其餘技巧都類推, 學提善就是了, 不會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ctile 的頭像
    Tactile

    Murphy 的攝影記

    Tacti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