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N 用兩顆 1.35V 的 PX675 水銀電池, 因為環保問題早就停產禁售了, 解決之道在 buhla 網站上有清楚講解 (這篇), 連同所連結的這篇 pdf : The Mercury Cell Problem and Its Solutions, 是我目前找到最好的文件.
網路上一般都說老相機可以直接用 1.5V 的 LR44 鹼性電池, 這對 Konica 的機械相機 (Auto-Reflex, Autoreflex T/T2, Autoreflex T3/T3N) 是錯誤的, Konica 這幾款早期機械相機沒有穩壓的電子迴路, 對電池電壓的準確度及穩定度要求高, 裝上 LR44 鹼性電池, 一開始測光誤差達 +2~3EV, 然後慢慢縮小, 最後變成負的 EV, 即使靠負片的容忍度還是無法擺平, 最好避免採用.
談到水銀電池的替代方案, 先研究各種電池的特性, 以下這篇摘自 The Mercury Cell Problem and Its Solutions :
各種電池的電壓會隨著使用時間而有不同的特性.
上表中,
藍色是水銀電池 (mercury) 是老相機使用的電池, 電壓穩定, 沒電時就一下子沒電, 這是 T3N 的理想電池.
洋紫色是鹼性電池 (alkaline, LR44), 電壓曲線跟溜滑梯一樣, 從來沒穩定過, 真是糟糕透頂, 最好避免在 T3N 上使用.
綠色是銀氧電池 (silver-oxide, SR44), 特性跟水銀電池類似, 是理想的替代方案. 壽命預估 1 年. 一顆約 NT$50, 但市面上少見, 上網才買的到. 選 SR44 的另一個好處是萬一出門在外沒電了, 臨時買個電壓差不多的 LR44 代打, 還混得過去.
紅色是助聽器用的鋅空氣電池 (zinc-air, PR44), 以電壓曲線來說這也是理想的替代方案, 不過這種電池一但開始使用, 不管有沒有用, 電量都會慢慢耗掉, 壽命據說 3 個月. 在使用底片相機時, 往往使用次數不多, 又間隔很久 (如週末才拿出來用), 用這種電池較不划算. 一顆約 NT$25, 由於是助聽器使用, 電子材料行或醫療器材行都買得到.
以上這些電池中, 可用的替代方案是 SR44 (1.55V) 或 PR44 (1.4V), 由於電壓高於水銀電池 (1.35V), 都要改機身、採用電池降壓套環、或調校測光.
SR44 (1.55V)
PR44 (1.4V)
x x x x
選好電池後, 不同的相機有不同的搭配方案. T3N 使用兩顆 PX675, 能採用的方案整理如下表:
PR44 (1.4V) |
SR44 (1.55V) |
改機 |
校正測光 | 調整ISO | |
方案1 | V | V |
|||
方案2 |
V |
V | |||
方案3 |
V |
V | V |
||
方案4 |
V | V | V |
方案1: PR44 + 調整 ISO 設定
1.4V 的 PR44 跟原本的 1.35V 稍有差異, 測光差約 2/3 EV. 使用時調整 ISO 設定, 如 ISO 100 的底片設為 ISO 64.
方案2: PR44 + 調校測光
1.4V 的 PR44 跟原本的 1.35V 稍有差異, 測光差約 2/3 EV. 在機身上做測光校正, 讓機身正確測光.
詳細 DIY 做法在此: 測光校正
方案3: SR44 + 改機 + 調整 ISO 設定
這招原則上不存在, 因為都拆機了, 沒道理不做測光調校. 直接跳下一個方案.
方案4: SR44 + 改機 + 調校測光
在機身裏安裝一個降壓的電子元件, 1.55V 的 SR44 降壓後約 1.4V, 還是跟原本的 1.35V 稍有差異, 所以在機身上做測光校正, 讓機身正確測光.
詳細 DIY 做法在此: 1.55V 電池改機, 測光校正
我自己採用方案 2 及方案 4, 我的兩台 T3N 各用一種, 先用一陣子觀察效果.
x x x x
順便提一下 Auto-Reflex, 這型只用一顆 PX625, 能採用的方案整理如下表:
PR44 (1.4V) |
SR44 (1.55V) |
轉接套環 | 降壓套環 | 改機 | 校正測光 | 調整ISO | |
方案1 | V | V | V | ||||
方案2 |
V | V | V | ||||
方案3 |
V | V | V | ||||
方案4 |
V | V | V | ||||
方案5 |
V | V | V | V | |||
方案6 |
V | V | V | V |
方案1: PR44 + 轉接套環 + 調整 ISO 設定
測光差約 1/3 EV. 使用時調整 ISO 設定, 如 ISO 100 的底片設為 ISO 80.
詳細 DIY 做法在此: 自製轉接環
方案2: PR44 + 轉接套環 + 校正測光
測光差約 1/3 EV. 在機身上校正測光, 讓機身正確測光.
詳細 DIY 做法在此: 自製轉接環 (暫缺校正測光)
方案3: SR44 + 降壓套環 + 調整 ISO 設定
在套環上安裝一個降壓的電子元件, 1.55V 的 SR44 降壓後約 1.4V, 還是不夠低 (1.35V), 使用時調整 ISO 設定, 如 ISO 100 的底片設為 ISO 80.
詳細 DIY 做法在此: 自製轉接環
方案4: SR44 + 降壓套環 + 校正測光
在套環上安裝一個降壓的電子元件, 1.55V 的 SR44 降壓後約 1.4V, 還是不夠低 (1.35V), 所以在機身上做測光校正, 讓機身正確測光.
詳細 DIY 做法在此: 自製轉接環 (暫缺校正測光)
方案5: SR44 + 轉接套環 + 改機 + 調整 ISO 設定
這招原則上不存在, 因為都拆機了, 沒道理不做測光調校. 直接跳下一個方案.
方案6: SR44 + 轉接套環 + 改機 + 校正測光
在機身裏安裝一個降壓的電子元件, 1.55V 的 SR44 降壓後約 1.4V, 還是跟原本的 1.35V 稍有差異, 所以在機身上做測光校正, 讓機身正確測光.
詳細 DIY 做法在此: (暫缺)
我自己目前的選擇是方案 1 跟方案 3, 還在觀察中.
x x x x
歷經 2 個月來的嘗試, 到今天算是告一段落, 我的三台 T3N 有兩台都妥善解決電池問題 (另一台是殺肉機). 完工後 T3N 兄弟們合照一下:
站在前面的這台使用 PR44 電池, 站在後面的是之前修好測光問題, 並改機為使用 SR44 電池, 這兩台現在都是工作機. 旁邊躺平的是殺肉兼拆機練習機, 目前進度是拆到五菱鏡, 可望在 *遙遠* 的未來完全分解並組裝回來.